䇹政基金管理委员会

THE HUI-CHUN CHIN AND TSUNG DAO LEE

ENDOWMENT PROGRAM COMMISION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孙牧晨

来自北京大学


本次学术交流是我第一次来到台湾。在得知我获得此次交流的机会后,我一直在积极准备。首先要感谢北京大学教务处负责本次交流的陈老师,为我协调了由于签注时间的变化和我个人行程的安排。还要感谢此次与我一道来到台湾清华大学交流的北京大学的小伙伴们。在出发前组长为我们准备了出行清单,在台湾清华期间以及旅途过程中,互相照顾,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图1-南燎海岸

图2-日月潭

图1 南燎海岸

图2 日月潭

在到达台湾清华大学后,我感受到了台湾清华大学师生的热情和细心。由于要去香港转机,我们到达时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台湾清华大学的小嫚老师耐心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讲解交流的相关事宜,更有子捷师兄将我们送到宿舍楼。初入台湾清华,感受到了友善和暖心,是此次学习交流之旅的美好开始,在此诚挚感谢台湾清华大学的接待。

我在北京大学的主修专业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台湾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科设置差异较大,没有人文地理方向的专业,所以我选择了相关度较高的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到达台湾之前,与历史研究所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们非常热情地接受了我的申请,历史研究所的邱馨慧老师成为我本次交流的导师,研究方向是台湾史。到达台湾清华大学后,我与邱老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经过商讨,我本次交流的研究题目定为“北京市与台北市城市规划对比研究”。

图3-交流学生合照

图3 交流学生合照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政治体制、土地所有制等制度方面的差异,北京市与台北市的规划体系差异很大。我之前的学习经历积累了关于北京市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但对台北市的城市规划确实知之甚少。大陆许多城市都设有城市规划展览馆,把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展示。那是了解一座城市规划现状与城市历史的窗口。但我没有找到台北市有相关的机构。在文献阅读方面,我从台湾清华大学总图书馆和人文社科学院分馆借阅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繁体字,给我的阅读带来了一定困扰。邱老师为我提的主要建议是不要局限于文字资料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实地去台北市区调查和感受。邱老师也为我介绍了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方法以及其他可供研究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逐步完成了本次学习交流的报告,对台北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台湾清华大学的学习条件很好,虽然只有短短的40天,但我已经十分喜爱台湾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了。图书馆的外形设计十分前卫和现代,室内的空间布置也是雅致温馨的,营造了宁静舒适的学习氛围。我觉得最棒的就是图书馆的夜读区,为熬夜工作的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三楼还有观影区,很遗憾我没能去亲身感受一次。

学术上的交流很重要,但诚如我的导师强调的,实地地感受台湾的人文风情也十分重要。台湾清华大学为交流的学生组织了两次出行,一次是日月潭文化之旅,一次是阿里山、剑湖山双山文化之旅。阿里山和日月潭由于被选编进入小学生课本,而被我们熟知。我十分高兴能有机会实地欣赏书中所述美景。日月潭的水十分清澈,山景和湖景相依,周边山上有九族文化村,可以了解台湾少数民族的风俗历史,也有很多的娱乐设施。在双山之旅中,阿里山海拔高度有2000多米。我们的行程中有近2个小时的盘山路。爬坡的过程可以说是“九曲十八弯”,让我和其他晕车的同学吃了不少的苦头。由于身体状况不太好,那日我没能好好感受阿里山的云雾,也错过了爬到最高观景台观光的机会,留了一些小遗憾。

我和小伙伴们也在学习之余,一起去了新竹市的南燎海岸和台湾东部、南部的一些地方,切实感受到了台湾人民的友善。有一次我和同伴由于导航不准确,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一家餐厅,我们在路面研究地图时,一位阿姨主动上前为我们答疑,还把我们送到了目的地。我们还先后多次得到了司机叔叔的友善指导。载我们去新竹市南燎海岸的司机大叔,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吃到美味又便宜的海鲜大餐;在台中市遇到的司机大叔,向我们介绍了台中市。台湾的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奶茶真的是台湾人生活的一部分,和我一起来台湾清华大学交流的一位小伙伴是奶茶爱好者,她会根据网络推荐去打卡知名奶茶店,我对这方面没有研究,但也跟着她打开了奶茶世界的新大门。我喜欢台湾的美食,但更爱的是夜市的烟火气。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鼻中有食物的香气,感受摊主们热情的招呼,会收获一种来源于琐碎、温暖生活的感动。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地铁的一个宣传栏,画面是小摊上腾腾的热气和老板满足的笑脸,配文是“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美食让夜晚变得温柔又可爱,留下了温暖的回忆。

【作者小传】

作者小传-孙牧晨孙牧晨,北京大学15级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国家发展研究院双学位,19级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我的主修专业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培养锻炼了我较为全面地看待事物的习惯。而作为双学位的经济学,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建立了认识经济学问题的基础,也丰富了我看待世界的角度。此次台湾学术交流活动,我选择了台湾清华人社院历史研究所的邱馨慧老师作为我的导师,我的研究涉及到台北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而邱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台湾史,给与了我许多支持与帮助。